2款食疗方 治疗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产妇,40~50岁为多。75%病例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壶腹部,瘤体很小,带蒂而有绒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发生于中小乳管的乳头状瘤常位于乳房周围区域。那么当女性患上乳管内乳头状瘤要吃些什么呢?

 

1、橘核乳没蜜饮

 

[原料]橘核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蜂蜜30克。

 

[制法]将橘核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与拣杂后的乳香、没药一起用微火再烘片刻,共研为细末,瓶装,防潮,备用。

 

[吃法]每日3次,每次取研末10克,用10克蜂蜜调服。

 

[功效]行气通络,化瘀止痛。

 

2、蒲公英元胡蜜饮

 

[原料]蒲公英30克,元胡30克,夏枯草30克,川楝子20克,白芷10克,蜂蜜30克。

 

[制法]先将蒲公英、元胡、夏枯草、川楝子、白芷分别拣杂,晒干或烘干,切碎或切成碎小段,一同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收取滤汁放入容器,待其温热时,兑入蜂蜜,拌匀即成。

 

[吃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行气止痛。

 

除了以上的食疗方,患者在生活中也要禁止抽烟、忌喝酒、吃辛辣食品。饮酒被认为是乳腺病的大敌,有研究发现,女性每天饮白酒,患乳腺肿瘤的机会大幅度增加。 更多乳房疾病的知识,小编为你介绍:是什么引起了乳房脂肪瘤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乳管内乳头状瘤吃什么 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