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女性私处清洁误区

  女性大多数都比较喜欢干净,有着自己的卫生习惯。但并非每一种卫生习惯都科学和正确,有时仅仅是从老人那里的言传身教,或者是从广告中学来的。因此,女性朋友会出现一些貌似科学的健康习惯。殊不知,正是这些习惯造成了女性发生生殖道感染。

  不要频繁阴道冲洗

  许多妇女都有阴道冲洗的习惯。最开始往往是由于有过一次阴道炎的经历,就诊时医生给做了阴道冲洗的处理,以后再有不舒服,就自己去药店或者超市买阴道冲洗的药液,有些人甚至养成了阴道冲洗的习惯。其实,这样做是很不科学的。

  阴道实际上是一个有菌环境。阴道内以乳杆菌为主,同时还有其他一些与阴道共栖共生的微生物。所以,我们不要总希望阴道内无菌,这是不可能也非常错误的。

  阴道内的无菌状态很危险。因为阴道内有营养和空间,而在没有常驻微生物的情况下,任何一种致病微生物的入侵,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感染。

  乳杆菌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可以帮助阴道清除可能致病的微生物,起着阴道的自净作用。而阴道冲洗不但会将阴道内正常的酸碱环境破坏,而且还会把好的菌群冲走,大大增加了阴道的潜在危险。

  洗液不能代替清水

  现在市场上有多种外阴清洗液,都标榜着有杀菌保洁的功效。但事实上,外阴最好用清洁的流动水每日清洗,不要用任何洗剂。因为外阴的皮肤非常娇嫩,而且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任何洗剂都可能造成外阴的过敏,包括一些香皂、浴液等,而很多外阴阴道的感染就源于过敏。

  日常尽量少用护垫

  许多时候使用卫生护垫被女性用来代替每日更换内裤,这是错误的。内裤应该每日清洗,并最好使用纯棉的。护垫透气性再好,也没有纯棉内裤的透气性好。

  而许多微生物的繁殖,非常喜欢潮湿温热的条件。所以,女性要尽可能减少使用护垫,每天晚上更换内裤,并手洗内裤,将其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不要同房后才清洗外阴

  几乎所有女性都能做到同房后清洗外阴,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卫生习惯。但事实上,同房前男女先清洗外生殖器,可以大大减少微生物的传播,减少通过性活动而带来的交叉感染。

  女性“私处”清洁的6大误区

  误区一:私处沐浴露能预防性病 无论是“医”字头的,还是“健”字头的私处清洁用品,都不能预防性病。

  导致淋病的淋球菌、导致梅毒的梅毒螺旋体、导致尖锐湿疣的乳头瘤病毒等可以直接传播到宫颈上,甚至进入子宫腔内。因此,事后用各种私处清洁用品冲洗阴道是不能把这些致病物质清洗掉的。 要预防性病,最好的办法是洁身自好,或使用避孕套,总之,私处清洁用品不能预防性病。

  误区二:使用保健类私处清洁用品会破坏自身的防御功能

  有些女性很担心保健类私处清洁用品会破坏自身的防御功能,诱发炎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只要这类产品的PH值界定在4-4.5之间,接近人体PH值,是不会造成破坏的,当然一定要清洗干净。

  误区三:中药洗剂更安全 中草药虽有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但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且中草药保存期较短,容易变质发霉,这样的私处清洁用品使用后反而有害。尤其现在,部分不法药厂将化学成分加入中药私处清洁用品来达到某种治疗目的,应该引起消费者和相关患者的警惕。

  误区四:高锰酸钾私处清洁用品消毒更彻底 在正常情况下,阴道内存在着大量的阴道杆菌,它们能将细胞中贮存的糖原分解成乳酸,使阴道内形成一种酸性环境而不利于各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若频繁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就会将大量的阴道杆菌杀灭、酸度改变,从而使这种防线遭到破坏,致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妇科疾病。

  高锰酸钾使用时间过长,皮肤将变得干燥,容易引起皮肤瘙痒。如果没有按标准稀释,浓度超过1:5000或粉末没有完全溶解,一旦沾上外阴,会腐蚀娇嫩的皮肤和黏膜。

  误区五:使用酒精清洗外阴可杀菌 即使想杀菌也不要用酒精洗外阴,虽然酒精杀菌力强,但对外阴娇嫩的黏膜和皮肤会造成强烈的刺激。

  误区六:治疗宫颈糜烂应大量私处清洁用品冲洗 在治疗宫颈糜烂时,要注意修复受损阴道黏膜组织和恢复自洁系统。在护理和治疗中,更应保护好阴道黏膜,维护好自洁系统。

  所以在治疗宫颈糜烂过程中,不宜使用大量刺激性的阴道冲洗液,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宫颈糜烂治疗期间,应保持外阴、阴道的清洁和干燥,一般不推荐使用洗液,否则容易造成局部感染。

  最后提醒大家二点: 一是普通沐浴液和香皂大都呈碱性,PH值基本在7以上,容易破坏阴道弱酸环境,导致妇科疾病

  二是私处有疾病症状的女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女性私处清洁用品产品,必要时选择“药字号”的OTC或者处方型私处清洁用品,不能自己随便购买。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查看更多: 纠正女性私处清洁误区